《解放日报》最早创刊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,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理论早期刊物。建国后成为中国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出版的一份日报,是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,日发行量55万份。

  1941年5月15日,毛泽东同志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了创办《解放日报》的通知。通知如下:五月十六日起,将延安《新中华报》、《今日新闻》合并,出版《解放日报》,新华通讯社事业亦加改进,统归一个委员会管理。一切党的政策,将经过《解放日报》与全国宣达。《解放日报》的社论,将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。各地应注意接收延安的广播。重要文章除报纸刊物上转载外,应作为党内、学校内、机关部队内的讨论与教育材料,并推广收报机,使各地都能接收,以广宣传,是为至要。《解放日报》的社址设在与宝塔山(即嘉岭山)隔河相对的清凉山上。从1942年9月起,《解放日报》还兼作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。1943 年3月中央《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》确定,《解放日报》归政治局、书记处之下的宣传委员会(毛泽东为宣传委员会书记)统一管理。党中央对党报给以坚强有力的领导,报纸每一阶段的宣传方针,都由中央讨论决定。

  毛泽东对《解放日报》的工作一直非常关心,倾注了大量心血。他领导了《解放日报》创刊,指导《解放日报》成长,亲自动手为《解放日报》写社论、改稿,许多具体工作他都亲自安排,具体指导。毛泽东对社论的撰写非常重视,亲手给报社写社论,率先垂范,成为我国现代新闻史上的佳话。毛泽东还审阅和修改过许多《解放日报》拟发的重要文章。毛泽东每天收到许多来自各方面的报告、书信、报刊等,凡是他认为有价值,可公开发表的,都推荐给《解放日报》发表,使报纸的内容更加丰富,更有指导意义。这成为《解放日报》优秀稿件的重要来源,也是党报质量和作用的重要保障。有一段时间,人们忙于整风学习和生产劳动,写稿的人少了,《解放日报》第四版发生“稿荒”。毛泽东亲自出面,开列名单,下达任务,为报纸约稿。中共中央和各中央局、分局不少领导人都在《解放日报》上发表过文章。毛泽东还要求党报要吸收党外人员发表言论,使一切反法西斯反日本帝国主义的人都有机会在我党党报上说话。 

  以下是关于《解放日报》的一些评价和总结:

  历史背景和影响力:

  《解放日报》创刊于1941年,最初在延安出版,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理论刊物,为抗战动员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如今,《解放日报》作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,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影响力和权威性。

  内容覆盖和特色:

  《解放日报》不仅关注上海本地的新闻报道,还涵盖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新闻事件,提供深度分析和评论。报纸注重新闻的全面性和权威性,同时结合上海的地方特色,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。

  媒体融合与创新:

  《解放日报》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,推出了“上观新闻”客户端,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优质的新闻阅读体验。上观新闻客户端以简洁清新的设计、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和敏锐的时政报道,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。

  社会责任与舆论引导:

  作为官方媒体,《解放日报》在报道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时,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积极传播正能量,发挥舆论引导作用。例如,报纸设有“上海辟谣”专栏,致力于抓取和纠正网络上的不实信息,维护社会公信力。

  文化宣传与地方特色:

  《解放日报》不仅关注时政新闻,还注重文化宣传和地方故事的挖掘。报纸通过丰富的文化报道和细腻的笔触,展示了上海的海派文化和独特魅力,增强了读者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
  综上所述,《解放日报》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、丰富的内容、创新的媒体融合方式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,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认可度的重要媒体之一。

  报社地址:上海市延安中路816号

  报社电话:021-22899999

  新闻热线:021-63523600

  登报电话:400-611-5698(登报一部)、400-611-9228(登报二部)、400-025-8708、400-9988-684、400-867-6659

  电子邮箱:reader@jfdaily.com